新闻中心

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大 > 正文

以数字赋能开辟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新赛道

作者:陆海霞     编辑:贾琦艳     来源:广西日报   发表于: 2024-05-28 08:07  点击:

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4-05-28&code=007&xuhao=4

编者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五周年。五年来,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本期理论版刊发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位专家学者的文章,分享大思政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成果。


以数字赋能开辟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新赛道

陆海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这为新时代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课建设,必须强化教育目标导向、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促进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助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紧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指挥棒,优化思政课教学理念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课必须勇于、善于承担好自身的使命和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坚守主阵地,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努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

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益复杂,教育方式和理念不断面临新的调整变化,传统的单向式灌输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和成长需要。要紧跟数字化发展新形势,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强化教育目标导向,推动教师以数字思维更新教学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立足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数字化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能力,实现精准识别、精细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效能,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树立“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风向标,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面对日益增长的理论需求和日渐多元化的传播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有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

应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言语构建、方式方法,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借助新颖生动多元的形式阐释、宣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应用智能化教学工具,使用生活化、生动化、大众化的话语体系讲解思政课教学内容。借助数字技术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思政课中蕴含的丰富精神资源可感可知、可触可及、可亲可近,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模块化、多元化、信息化创新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向融合,引导教学向注重交互式、沉浸式课堂体验倾斜,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产业的关联。

构建“共建共享、融会贯通”生态圈,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将其贯穿于教育各个环节和领域,通过数字化建设推动各部门各课程共建共享、融会贯通,以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教育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多部门协同合作与共同推动,需要进行持续性多要素投入。从数字设施建设的角度,需要打造区域范围内的5G网络、千兆光网、智慧校园等数字基础设施,依托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数据融合融通,提升学习、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数字化、信息化使用及管理水平。从平台构建的角度,应高度重视区域数字化教师研修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搭建一体化、智能化的数字教研空间和共享平台,各学科建立常态化的数字教研机制,加强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合作共享,打造区校联动的协同教学网络。

培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引路人,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创造出许多新的教育方式和场景。教师作为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主力军,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数字素养,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支撑。2023年,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为广大教师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推进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高校应高度重视系统推进,加强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聚焦教育数字化变革中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方案措施,科学有序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要因地制宜制定教师数字化发展指南等引导性文件,规范开展各项数字化教学实践。聚焦一线教师实际需求,通过培训、竞赛、研学、观摩等多种渠道,常态化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培养,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管理、教研以及评价的综合能力。构建教师数字素养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数字化转型能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系统科学的政策措施,努力培养一支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人才夯实基础。

(作者为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编辑:贾琦艳

上一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

下一条:发挥思政课在教育工作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