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3-05-30&code=009&xuhao=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李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边疆治理与边疆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进入新时代,边疆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实现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边疆经济。在此背景下,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依据与逻辑
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构建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边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承载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使命,也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点攻坚领域,这就要求边疆地区在加快缩小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的同时,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成为联结边疆与内地、国内与国外的联系通道和枢纽。
构建边疆经济学是推动边疆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需要。任何完整的理论体系,都必然有其内在的建构逻辑。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是在边疆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具体而言,就是研究在中国陆地边疆范围内,人类所进行的价值创造、转化与实现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物质活动。边疆经济学是把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作为其研究的中心内容。边疆经济学既揭示边疆经济发展本身的内在变化规律,也探讨研究边疆经济与内地、沿海地区之间的关系;既探讨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生产要素、资源要素的相互作用,也探讨研究与内地生产要素、资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既研究边疆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经济体系、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及职能,也思考边疆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因此,边疆经济学上述的研究内容是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所不能替代的。边疆经济学不是“边疆”与“经济”的简单组合,而是基于边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现实需要而构建的理论体系。
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
边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具有整体性。边疆经济学是把我国陆地边界线内侧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区域,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考察研究的学科,表现出研究范围整体性的特征。在地理空间范围上东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东兴,包括我国边疆省区的21个市、11个地区、9个自治州和3个盟的行政地域,囊括整个中国陆地边境线闭环范围。
边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边疆经济学所讨论的客观对象限制在中国陆地边疆这一特定地域,不包括海疆、空疆和坻疆。
边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具有综合性。边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贸易、商品消费、市场培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方方面面,既研究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自身的内在规律,又研究其宏观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中观产业发展和微观个体发展规律,还要对比研究与非边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共性,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特征。
边疆经济学具有学科兼容的交叉性。边疆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需要阐释边疆地区生产发展的规律,研究边疆农业、工业等不同产业发展的模式,又要考虑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等,以及与生产力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同时,边疆经济学研究的是边疆这一特殊区域,又与区域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因此,学科兼容和交叉是边疆经济学的又一重要特征。
边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适用性。边疆经济学的研究既探索边疆地区内部生产力发展、经济起飞的潜能因素、组织功能,从而揭示边疆经济发展的一般和特殊规律,又聚焦于新时代中国边疆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如何实现国家周边外交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等。边疆经济学理论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能为边疆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边疆经济学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
边疆经济运行理论是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的第一个支撑。边疆经济运行理论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展开。在微观层面,主要对经济的微观主体行为展开研究。其中,边疆农业经营管理理论主要研究边疆地区的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在特殊的土地资源、政策资源、气候资源条件下,实现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边疆企业成长创新理论围绕边疆地区企业成长遇到的问题、存在的瓶颈及突破路径进行研究,探讨边疆地区企业如何抓住时代机遇,通过创新实现健康和快速成长的路径机理。在中观层面,主要研究边疆重点产业的发展问题,包括边疆旅游经济理论、边疆生态经济理论、边疆金融开放理论等。在宏观层面,边疆消费经济理论研究边疆地区的商品消费、信息消费、碳消费等活动及其影响;边疆流通经济理论以我国几条国际运输通道为研究对象;边疆贸易与投资理论主要对边境贸易、边境投资的关键问题开展学理性探究。这些理论涉及边疆经济运行的多个方面,是当前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相对缺失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边疆经济发展理论是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的第二个支撑。边疆经济发展理论从战略高度探索推动边疆地区群众实际福利增长的路径,可以从边疆区位再造、边疆非经济要素整合、边疆开放平台建设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其中,边疆区位再造理论主要研究边疆地区如何突破区位黏性,重新构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从传统的中心—外围区域格局中的边缘区转变成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边疆非经济要素整合理论主要探索如何激活国防、外交等非经济要素对边疆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优化相互之间的影响机制,使边疆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大化;边疆平台辐射引领理论研究边疆地区如何整合优化口岸、综合保税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形成边疆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三大理论是极具边疆特色的理论研究,是当前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
边疆对外经济关系理论是打造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的第三个支撑。边疆对外经济关系理论是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产物,是将边疆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空间延伸,讨论边疆地区与国内沿海、内陆地区的经济合作,以及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问题。其中,边疆联动区域发展理论探索边疆地区如何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与其他区域在产业、机制、市场等方面联动,实现区域间相互融通、优势互补及资源整合;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理论则是以国际经济合作理论、城市群理论为基础,阐释边疆地区借助区位、城市、资源、产业、政策等条件,构建特色经济合作区域的理论。
从内在逻辑看,边疆经济发展理论主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思考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新时期的战略方向,是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边疆经济运行理论主要研究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整体运动过程中,个人、企业、团体和组织等各构成要素之间,发生的有机联系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是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体。边疆对外经济关系理论研究边疆地区与其他区域的经济合作问题,是新时代中国边疆经济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作者为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中国边疆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