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西大 > 正文

郑保卫:中国气候传播的擎旗者

作者:王青     编辑:贾琦艳     来源:中国理论网   发表于: 2023-04-10 08:33  点击:

https://www.ccpph.com.cn/ccpph_syds/ccpph_dsydzx/202304/t20230407_367623.html


人民出版社  www.ccpph.com.cn  2023-04-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图书《为气候行动鼓与呼——中国气候传播案例集萃》  

 

郑保卫:中国气候传播的擎旗者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王青

图1 郑保卫主任在2016年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传播边会上致辞

  “我们要把气候传播的旗帜举得更高,工作做得更好,队伍练得更强,声音传得更响,要让气候传播之花遍地开放,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真正形成大气候,为促进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气候变化全球共治、公共卫生和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美好愿景做出更大贡献!”

  这是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在“中国气候传播十年暨2020气候与健康传播研讨会”上发出的肺腑之言,许下的美好意愿。

  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剧,洪水、飓风、暴雪、冰冻和热带气旋等极端天气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人类拉响了红色警报。气候问题已成为当下国际社会不可回避而又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要使气候变化问题在全社会引起重视、形成共识,并引导公众自觉投入应对行动,离不开“传播”这个至关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而在中国率先关注气候传播问题,高举“气候传播”旗帜的便是郑保卫。可以说近十几年来,中国气候传播从扬帆起步砥砺前行,到茁壮成长渐成气候,其间一系列不菲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郑保卫的谋划决策、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一、勇于开拓:引领气候传播进入大众视野

  郑保卫教授是我国著名新闻学者,在学界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他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长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2002年离开工作了16年的新华社,作为引进人才回到母校,受聘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这个中心是教育部所属4家新闻学与传播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担负着组织协调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科研攻关的任务,而研究如何通过新闻传播来促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心的要旨所在。

  郑保卫关注气候变化及其传播问题始于2009年,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发了他对气候变化及其传播研究的兴趣,并促使他将气候传播带入了大众视野。

  2009年,第15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这次大会被视为国际社会共同遏制全球变暖行动的一次重要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率团参会,会上会下奔波忙碌,做了大量工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大会的结果却与人们的预期相去甚远,会议最终没能通过一个令人满意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会前人们关注的五大关键性问题也都没有解决。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西方政治人物和新闻媒体无视事实,采取“污名化”和“甩锅”手段,把会议未能取得积极成果的责任推到了中国头上,有家西方媒体竟然以《中国“劫持”了哥本哈根会议》为题作了报道,矛头直指中国。

  这一结果引起了当时正在关注此次大会进展情况的郑保卫的思考——到底该如何看待我国政府、媒体和NGO在这次大会上的表现?怎样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从哪些方面改进我们的传播工作,提升政府的谈判技巧以及政府、媒体和NGO应对国际谈判、处理气候变化及其传播领域各种问题的能力?他认为,作为教育部所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有必要从新闻与传播的角度介入气候变化及其传播问题的研究。

  恰在此时,时任《中国日报》负责环境报道的付敬(郑保卫教授在中国新闻学院任教时的学生)和香港乐施会传播官员王彬彬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拜访郑保卫老师。他们向郑老师介绍了哥本哈根会议的见闻和体会,表达了对西方媒体借机攻击我国的不满,并且建议将气候变化传播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以提升我国政府、媒体和NGO气候变化传播能力和水平。出于共同的认识和责任担当,三人一拍即合,顺利达成合作协议,并决定立即组建团队着手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传播问题。

  2010年4月,正值万物生长、春意盎然之际,“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以下简称“项目中心”)应运而生。作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第一个专门从事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智库机构,项目中心的建立寄托着郑保卫对中国气候传播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为了尽快启动研究工作,郑保卫聘请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曾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被称为“中国政府形象大使”的对外宣传和公共关系领域的著名专家赵启正教授,和国际传播专家、新华社原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担任项目中心顾问。中国气候传播研究自此起航。

  项目中心成立以后立即启动了“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O角色及影响力研究”项目。郑保卫为该项目设计了“七步战略安排”,带领团队分别对参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中国政府、媒体、NGO及其他相关机构进行访谈,收集资料,开展研究。5月16日,项目中心举办了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气候·传播·互动·共赢——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O的角色及影响力研讨会”。郑保卫在会上详细阐释了作为会议主题的四个关键词——“气候、传播、互动、共赢”的内涵,初步提出了气候传播需要政府、媒体、NGO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行动框架。

  由此,郑保卫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成为国内第一个专门致力于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第一个启动气候传播项目的学者、第一个在国外举办气候传播国际论坛的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第一个出版气候传播研究专著的作者……是他,将气候传播带入大众视野,为中国气候传播开掘出一片广阔天地,可以说郑保卫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气候传播开拓者和领路人。

  二、长于行动:推进气候传播走向民间社会

  郑保卫深知,应对气候变化是一种社会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广泛参与。自2010年开始气候传播研究以来,他一直活跃在气候传播实践推广的前沿,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播气候传播理念,为中国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投入了大量精力。

  1.搭建交流平台,举办气候传播研讨会

  十余年来,郑保卫以项目中心主任身份应邀出席或主持举办了数十场气候传播学术会议。2011年9月,项目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气候传播战略研讨会”。郑保卫在大会致辞中提出,要构建起政府、媒体、NGO、企业和公众“五位一体”的气候传播行为主体行动框架,即“政府是主导者、媒体是引导者、NGO是推助者、企业是担责者、公众是参与者”,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增进五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渐形成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促进“低碳”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并且共同用行动去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2013年10月,郑保卫带领项目中心团队联合耶鲁大学气候传播团队共同在北京举办了“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气候传播国际会议。郑保卫教授以会议主席、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作大会致辞。他指出此次会议一是要为各国专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打造气候传播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和人际网络;二是要厘清气候传播的基本理论,探讨气候传播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建构思路;三是要研究政府、媒体、NGO、企业和公众等传播主体的角色定位及其传播战略、策略和方法。

  2016年12月,项目中心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举办“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这是党中央提出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后,项目中心举办的第一次专题研讨会。会上,郑保卫指出:“如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因此,解读绿色发展的内涵,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广绿色发展的行动,应该是当前气候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除亲力亲为主持举办学术会议以外,据不完全统计,郑保卫这些年还应邀参加了10余场气候传播高层会议,如2011年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主办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高级别国际研讨会”、2014年由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办的“2014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等。

  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学术会议,郑保卫带领项目中心团队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媒体机构和民间组织人士等交流研究心得,展示研究成果,表达立场观点,以自身实际行动不断为中国气候传播鼓与呼,为推进项目中心工作不懈努力,从而扩大了中国气候传播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组织研究队伍,壮大研究团队

  在项目中心成立之初,郑保卫就组建起了一个三人核心团队,项目中心执行主任王彬彬和副主任李玉洁成为郑保卫主任的左膀右臂。之后,郑保卫教授门下的多位学生李鹏、李文竹、宫兆轩、李刚存、任媛媛、杨柳、李晓喻等,相继加入研究队伍成为主要成员。另外,从2012年起郑保卫教授又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定向招收气候传播方向博士生,王彬彬、张志强、杨柳先后师从他攻读气候传播方向博士学位,成为研究团队学术骨干。

  为了借助各领域专家的智力支持,提升气候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的质量与水平,郑保卫积极筹划和联络,先后组建了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以及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受聘担任了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时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院士和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院士受聘担任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些被郑保卫称之为“贵人”的领导和专家,在项目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工作中给予了及时有效的指导,使得项目中心的工作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发展提升。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投入到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行动推广之中。……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够为全国气候传播研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同时打造气候传播研究学术共同体和人际网络,起到凝聚共识,壮大队伍的效果”,这是郑保卫教授在2016年的“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开幕式上所表达的殷切期望。

  2020年,在“中国气候传播十年暨2020气候与健康传播研讨会”上,了解到此次参会人员中有很多在校研究生,他格外高兴并再次呼吁:“我们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青年人自觉加入到气候与健康传播理论研究和行动推广的队伍中来,与我们一道携手并进、奋勇前行,去为适应、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促进公共卫生和健康生活,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郑保卫的组织联络和指导帮助下,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组建了“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2017年河南新乡学院组建了“中原气候传播研究所”,2018年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组建了“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青岛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也在筹划组建相应机构。如今全国气候传播研究人员已建起数百人的联系网络,气候传播之花正在祖国大地四野绽开,我国气候传播团队越来越壮大。

  3.开展调研活动,呼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为进一步推进气候传播落到民间、走进人心,郑保卫带领项目中心团队坚持开展调研和推广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2年6月,为落实项目中心提出的“两路并进、双向使力”的行动策略,切实推动气候传播的社会推广与公众动员工作,项目中心启动了“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活动,迈出了向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的第一步。在启动仪式致辞中,郑保卫呼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要靠社会的关注和公众的投入,……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行动起来,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应对气候变化、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这一年,郑保卫还组织项目中心团队开展了首次“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份样本量较为齐全的中国气候变化公众调查。郑保卫指出,“开展这次调查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及相关议题的认知状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唤起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提升公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促使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7年,项目中心开展了新一轮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调查,并发布了调研报告,进一步更新和完善了相关数据。

  2013年,项目中心配合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低碳日”,组织开展了“中国城市公众低碳意识及行为调查”,并发布了《四类低碳人:中国城市公众低碳意识及行为调查报告》。在报告发布会上,郑保卫指出,“‘低碳日’的设立让低碳意识真正落到民间,深入人心……我们选在第一低碳日前开展这次调研,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来掌握普通老百姓对低碳的了解程度”。

  总之,在项目中心成立以来的十余年里,郑保卫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气候传播实践推广和理论研究的行列之中,逐渐凝聚起一支有理想、有热情、有能力的气候传播研究队伍。郑保卫组织的这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国内外公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进了我国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走向社会,深入民间,可以说郑保卫是推动中国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的积极行动者。

  三、精于传播:推动气候传播迈向世界舞台

  十余年来,郑保卫以其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孜孜不倦地推动中国气候传播迈向世界舞台,为促进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作出了巨大努力,使中国气候传播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1.加强国际交流,扩大中国气候传播国际影响力

  自2010年至2019年,郑保卫率领团队核心成员,连续10年先后参加了坎昆、德班、多哈、华沙、利马、巴黎、马拉喀什、波恩、卡托维兹、马德里历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并连续在大会举办地主办了10场气候传播国际边会。在这些边会上,郑保卫不遗余力地阐述中国立场,传播中国声音,对推动中国气候传播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事实上早在2011年,郑保卫就为项目中心确立了“两路并进、双向使力”的行动策略,此后,他一直带领团队成员有意识地与国际社会接轨,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除了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举办气候传播国际边会、参加国际研讨会等外,还与国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合作。

  2012年4月,郑保卫率领项目中心成员应邀访问美国耶鲁大学,与安东尼教授领导的该校气候传播项目团队建立正式科研合作关系。当年,双方便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举办地共同主办了“中美印三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与气候传播”边会,开启了项目中心国际科研合作的进程。2013年双方又共同在北京举办了“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为中外气候传播学者加强联系、开展合作搭建起一座友谊之桥,为中国气候传播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2年12月,在《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调查报告2012》正式发布不久,郑保卫带领团队将该报告的主要结论在多哈气候传播国际边会上发布,受到了媒体、官员和学者广泛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在会上引用项目中心的调查数据肯定中国的气候变化工作,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气候传播战略研究也不应该仅限于一个国家的研究,而应该寻求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以提升各国气候传播的能力,增强气候传播的效果,真正让气候变化信息能为各国公众所接收,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这是郑保卫在2013年华沙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传播战略研究”边会上发表的真知灼见,也是这些年来他在国际上积极行动、加强气候传播国际交流的真实写照。

  2014年4月,郑保卫应邀到欧洲学院访问,并出席欧洲学院举办的“中国改革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研讨会,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问题发表了题为“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演讲,提出了树立“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大生态文明建设观,以及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传播观等重要观点。

  同年,受中欧社会论坛的委托,郑保卫教授与中山大学周永章教授共同作为《中欧民间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文本》起草委员会的总指导,率领团队起草了该文本。12月,郑保卫应邀出席在巴黎举行的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气候变化大会,在大会发言中代表中国学者介绍了该文本的起草过程及主要内容,强调了中欧民间社会协作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是备受瞩目的一次会议,国际社会期盼它能够通过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推进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工作。怀着同样的期盼,郑保卫率领团队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中国角主办了“气候传播与公众参与”气候传播国际边会。郑保卫在大会发言中指出,从哥本哈根到巴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坚力量,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必须秉持“气候正义”理念,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全球气候治理环境。

  2019年12月,项目中心在马德里联合国气候大会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中国气候传播十年新闻发布会”,郑保卫教授作为新闻发言人介绍了中国气候传播十年来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在最后,他不无感慨地说:“目睹了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从‘参与者’到‘贡献者’,再到‘引领者’的过程,以及中国媒体、NGO、企业参与气候变化全球共治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效,这使我们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

  2.重视媒体引导,提高媒体气候变化议题传播力

  作为在新闻与传播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郑保卫教授十分了解新闻传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格外重视发挥媒体在气候传播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他将新闻媒体定位为“气候变化议题的设置者、气候变化知识的解释者、气候变化谈判的助推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沟通者”。他尤其强调发挥媒体在气候传播中的引导作用,在他提出的“五位一体”的行动框架中,便将媒体定位为“引导者”的角色。他认为媒体不仅要引导好公众,同时应该在各行为主体之间起到沟通作用,使其形成合力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为提高媒体气候变化议题在国内外的传播力,郑保卫带领团队一方面通过组织记者培训,提高媒体对气候变化议题的设置能力、传播技巧等,从而掌握话语权;另一方面不断接受媒体专访,参加或举办媒体活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传播来自中国学者的声音,扩大中国气候传播的影响力。

  2010年11月,为了帮助即将参加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记者更好地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掌握科学的气候传播技巧与方法,从而为推动国际气候谈判发挥更大的作用,郑保卫联合相关机构为将要出行的记者举办了“通往坎昆气候传播高级研修班”。来自中国新闻社、《南方周末》《新世纪周刊》《第一财经日报》《南方都市报》、新浪网、腾讯网、网易等媒体机构的30余位记者参加了研修班,受到了一次专门训练。

  2014年3月,受中国气象局邀请,郑保卫作为访谈嘉宾参加了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和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同组织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电视节目录制。郑保卫和几位访谈嘉宾与主持人宋英杰就青年人如何认识天气和气候,如何增强气候变化意识,如何参与减缓、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受到了与会青年代表的好评。

  同年8月,郑保卫应邀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中国气候变化传播与公众参与”问题接受访谈。在访谈中,他围绕我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加强公众气候变化教育与传播、我国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现状、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今后努力方向及目标、提升民众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度,以及国外应对气候变化做法与经验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2015年4月,项目中心联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了2015年度“应对气候变化媒体课堂”,组织媒体记者参加集训和研讨。郑保卫在致辞中希望新闻工作者提升水平和能力做好气候传播工作,更好地为实现气候变化全球共治的目标贡献力量。他强调,气候传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NGO、媒体和公众的各自功能,新闻媒体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播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和政府政策措施,推动企业、NGO和公众积极参与等可以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自2011年以来,郑保卫教授先后接受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和《中国经济导报》等多家媒体专访。在受访时他多次呼吁:增强媒体气候变化报道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候传播方面的参与度;让中国气候传播研究走向世界、落到民间;让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等等。通过媒体报道,他的这些声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的关注、响应和支持,对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推动公众的积极参与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苦于求索:助力气候传播跻身科学之林

  作为一个学者,郑保卫教授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气候传播在理论上更具学理性和科学性。这些年他带领团队成员对气候传播相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并且申报了气候传播领域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气候传播跻身科学之林奠定了基础。

  1.从第一部学术著作到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2010年4月,项目中心一成立便启动了第一个气候传播研究项目“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O角色及影响力研究”。项目组成员在郑保卫指导下对参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中国政府官员、媒体记者和NGO人士进行访谈,最终整理形成了四份分报告和一份总报告,分别提交给了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政府部门,以及新华社等媒体及NGO机构,供其作为改进气候传播工作的参考。

  2011年,郑保卫教授组织李玉洁、王彬彬等团队成员对气候传播理论及知识体系展开探讨和研究,并赶在年底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出版了《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气候传播战略研究》(中英文对照本)一书。该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研究气候传播的理论著作,对气候传播的产生与发展、内涵与类别、原则与理念、受众与效果、技巧与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建构了气候传播学基本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为深入开展气候传播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此书在当年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举行了首发式,受到了中外学者的好评。

  2014年11月底,为迎接翌年第21届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项目中心与中欧社会论坛联合举办了“展望巴黎 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气候变化与绿色转型》《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气候传播心理学》(中译本)和《中国中小学生气候变化及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等新书及报告。

  其中,郑保卫主编的《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一书,不仅从气候传播战略与策略研究、气候传播主体及效果研究、气候传播公众研究、气候传播文本研究四个方面展现了项目中心成立五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并且收录整理了《中国公众气候变化认知度调查报告》和《四类低碳人报告》,以及人民网、中国新闻社、《瞭望》《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访谈文章和新闻报道等,客观反映了我国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五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和所取得的成绩。项目中心团队翻译的,由哥伦比亚环境决策研究中心编著的《气候传播心理学》(中译本)一书,将国外的研究成果介绍到中国,为我国科学家、记者、教育工作者和感兴趣的公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开展气候传播提供了实用指南。

  2017年,郑保卫主编的《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选录了2016年12月举办的“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上的部分论文及相关文章,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学术思考和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领域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如何界定气候传播与环境传播、生态传播、低碳传播、绿色传播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如何建构我国气候传播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如何创新气候传播合作模式、完善气候传播策略方法、建立有效气候传播机制;如何推动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提升扶贫减贫可持续性与有效性,以及如何维护气候正义等。该书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了国内气候传播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进一步厘清了气候传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力图为建构我国气候传播理论体系,推动气候传播社会实践良性发展,为减缓、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气候变化的社会共治与全球治理提供理论思考和策略建议。

  2019年7月,由郑保卫在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主持申报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我国气候传播的战略定位与行动策略”,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这是全国气候传播研究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这一项目的成功申报,使得气候传播研究在国家社会科学领域提高了研究层次,扩大了学术影响,走上了更高平台。9月,该项目开题论证会在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举行,郑保卫邀请了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李希光教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潘进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宣传处原处长詹安玲等担任开题专家。专家们对该项目的高站位、宽视野,扎扎实实的研究内容和严谨有效的研究方法,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开拓气候传播研究,服务国家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宏大战略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20年5月,正值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成立十周年,在此期间,由郑保卫主编的《从哥本哈根到马德里:中国气候传播研究十年》一书出版。该书以时间为序,以项目中心核心成员参与和经历的从丹麦哥本哈根到西班牙马德里1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为主线,回顾了项目中心组建十年来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展现了项目中心在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成绩。正如此书第七章所列举的那样,项目中心十余年来在学术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界定气候变化及气候传播的内涵;准确阐释气候传播的研究定位;积极推动气候传播成为社会共识与全民行动”。在这些贡献中,郑保卫教授功不可没,所发挥的引领、推动作用人所共见。

  2.从“气候传播”到“气候与健康传播”

  2010年5月,在项目中心举办的首届气候传播研讨会上,郑保卫正式提出了“气候传播”这一概念。当时有人提出,用“环境传播”就可以涵括“气候传播”了。郑教授则认为,“气候传播”的概念要比“环境传播”的内涵丰富得多。他引用胡锦涛“气候问题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的论断,认为气候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由此推论气候传播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环境传播问题,而是范围更大的发展传播问题。

  他解释道:“所谓‘气候传播’,我们理解,它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是将气候变化信息及其相关科学知识为社会与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传播活动。简言之,气候传播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信息与知识的社会传播活动,它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行动目标。”这应当是中国学术界首次采用并正式阐释这一概念,也是首次将“气候传播”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

  为解决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的公平与公正问题,2015年12月,郑保卫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气候传播边会上,专门就 “气候正义”问题作了阐述。他明确提出,所谓“气候正义”,是指因气候所带来的利益和福祉应公平地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全体社会成员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籍,均享有平等参与气候变化事物的权利;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应由全体社会成员公平承担。这是项目中心第一次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提出并阐释“气候正义”的概念。

  2017年4月,郑保卫教授在《采写编》杂志“气候传播”专栏连发两篇文章,专门对“气候变化”“气候传播”和“气候正义”等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进行解读,产生一定学术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相关概念解读》一文获得了较高下载量和引用量。

  打通“气候变化”与“疾病健康”的关系,也是郑保卫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早在2015年,他就在考虑如何把气候传播与健康传播融通起来,把“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建设联系起来,并在2016年底的摩洛哥马拉喀什联合国气候大会气候传播边会上明确表述了这一想法。在他看来,气候变化所涉及的“美丽中国”建设,与疾病健康所涉及的“健康中国”建设都是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目标,如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将其联系和融通起来,引领公众通过关注疾病健康来关注气候变化,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017年12月,郑保卫教授受聘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在作学科布局和科研规划时,他了解到学院的吴海荣教授一直在做健康传播研究,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拥有很多学术资源。郑保卫想,如果把自己的气候传播研究资源与吴海荣教授的健康传播研究资源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联合研究机构,一定会在打通两个领域的研究方面获得突破,取得成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郑保卫指导倡建的“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于2018年3月正式成立。气候传播之花终于香飘桂苑,在威斯尼斯人wns888官网生根发芽,由此开辟了气候传播与健康传播融合研究的新领域。

  在同年10月举办的首届气候与健康传播研讨会开幕式致辞中,郑保卫将“气候与健康传播”定义为:将气候变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信息及相关科学知识向社会与公众传播并使其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维护人类健康福祉的社会传播活动。

  另外,郑保卫认为,只有培养中国自己的气候传播专业人才,才能在学术方面有所建树,才能与国际同行更好地开展全方位对话与合作。因此,他从2012年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增加了“气候传播”专业方向,定向招收博士生。这些年王彬彬、张志强和杨柳三人先后考入人大新闻学院,师从郑保卫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们都来自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一线,并且分别来自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正好代表了作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行为主体的最关键的三方。他们分别从气候传播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政府气候传播角色定位及其传播方略、媒体气候传播角色定位及其传播策略等角度设计各自的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并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不但丰富了项目中心的研究成果,也使自己成长为该研究领域的专家。

  总之,与“气候传播”相关联的一系列概念不断演变和拓展的背后,是中国气候传播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十余年来,郑保卫教授为中国气候传播不断求索、辛勤耕耘、摇旗呐喊,对中国气候传播的形成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推广产生了重大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第一部学术著作到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从“气候传播”到“气候与健康传播”,项目中心团队在郑保卫指导下苦心求索,潜心研究,使得气候传播的学术影响不断扩大、研究层次不断提高,从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到一步步跻身于科学之林,为气候传播理论和知识体系构建付出了不懈努力,使气候传播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真正形成了“大气候”。

 

编辑:贾琦艳

上一条:郑保卫:《为气候行动鼓与呼——中国气候传播案例集萃》出版发行推介会暨气候传播研讨会致辞

下一条:学深悟透增本领 踔厉奋进新征程——广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 重要讲话精神